10月22日,在苏州市张家港市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核心基地的水稻田里,一台无人驾驶的稻麦智能测产收割机高速运转、吞稻吐粒,车载电脑实时生成该田块的水稻产量、品质空间分布图,为下茬作物种植提供一张“数字明白图”。一旁的“稻情巡检机器人”搭载多光谱、深度相机、激光雷达、可见光等多种传感器,如田间哨兵般来回穿梭,守护稻田。这幅生动的现代农业场景来自由曹卫星教授领衔的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研究院智慧稻作技术观摩现场。
农作处方智能化决策的精确之“源”在哪里?如何定量设计作物种肥水药处方?团队成员刘小军教授介绍道,依托数字稻田技术、遥感长势监测以及农作处方数字化设计等3项技术,并有效融合田间作物产量的空间分布图和数字农田底座,通过监测诊断仪诊断田块、无人机传感园区、卫星遥感监控区域,同步实现水稻长势无损监测与农作处方的数字化设计。
据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校长朱艳教授介绍,目前团队已基本实现了以“实时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确投入、智慧服务”为内涵的现代稻作技术体系,通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可实现作物生产管理从粗犷到精确、从高产高效向绿色低碳、从有人到无人方式的转变,依托数字稻田技术、稻情遥感监测技术、种肥水药智能决策技术、耕种管收精确作业技术、智慧稻作管理平台等核心技术,为水稻全程生产管理提供智慧化解决方案。
一扫码就能看到田地的数据,每一块田都有属于自己的“信息档案册”。“我们将所有用户的农田都进行了数字农田上图管理,用户可以看到田块肥力、墒情等‘健康’信息”团队成员张小虎副教授以张家港为例,介绍智慧稻作云平台在农户、农田中的应用现状,展示数字农田在物联网监测、长势诊断、处方生成以及产量预测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据悉,近年来,该团队在农机、农艺、信息深度融合方面持续发力,在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国家重点研发专项等项目资金支持下,“水稻全程绿色智慧施肥技术”等多项技术入选2023农业农村部农业重大引领性技术和农业主推技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苏雁 通讯员孙小雯)
原文链接:
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08347d54409348beaf201e7e08e07a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