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中国江苏网】科技工作者日︱一生只为“豆满仓”

2023-05-30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苑青青

“做科研的人,仿佛不会疲劳,总感觉要继续追下去。”

如往常一样,5月26日,8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大豆遗传育种学家盖钧镒又来到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理科南楼。天气湿热,他到办公室时,额头上已沁出一排细密的汗珠。

从业65年,盖老的诸多学生都已退休,他却仍坚守在科研一线。十年如一日不辞辛苦的背后,是这位老人心系“国之大者”、助力保障粮食安全的赤子情怀。

摸清大豆家底,搜集上万份种质资源

盖钧镒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从小在城市长大的他,步入南京农学院(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后才开始了解农业。

1957年,即将毕业的盖钧镒原本打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赴北大荒拓荒。因成绩优异,学院劝他留校任教。“我跟学院说我口才不行,教不好课,学院就说让我做研究,当时大豆专家马育华教授正好需要助手,从那以后我就一锤定音了,做大豆!”

回忆当时的抉择,盖老十分自豪:“研究中国原产大豆是很高兴的事,我从没想过研究别的作物。”

上世纪80年代,盖老迎来科研生涯中的重要转折点——成为南农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成功考取首批国家公派出国访问学者,赴艾奥瓦州立大学担任客座助教。

在国外,他看到了差距。“美洲本来没有大豆,是中国传过去的。1952年后,他们的大豆生产反倒成了世界第一。外国专家问我,‘你们的大豆资源能不能再给我们一些’。”“后来居上”者的请求让盖老心头一沉:“我们是大豆原产国,竟不知道有多少资源和财富,说不过去。”

回国后,盖老决心摸清中国大豆“家底”。他带领学生奔赴各地片区,一村村找、挨家挨户问,搜集散落民间的农家种和各单位已有的豆种。全国的大豆片区,每一处都有他的足迹。

20年左右时间,团队共收集到1.5万余份大豆地方品种。早期没有保存大豆种子的设备,他们就买来腌菜坛子,放上干燥剂制成豆种储存器。

1998年,南农大获批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综合性状数据库——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种子资源库,规模仅次于中国国家种质库和美国农业部的种质资源库。而今,已有3万余份大豆种质资源在这里“安家”。

提升大豆产量,培育30余个优良豆种

一边搜集大豆种质资源,一边开展优良豆种选育,盖老率团队一头扎进豆田里。在大豆诸多性状中,产量是他们的首要关注点。

“全世界一年产3亿多吨大豆,中国只有2000万吨左右。我们的大豆平均亩产现在还保持在300斤左右,但是西方的已达450斤以上了。”盖老告诉记者,中国大豆就是因产量低而被忽视。“一定要把产量提上去,饭碗控制在别人手里是不行的。”

以搜集到的大豆种质资源为基础,盖老团队成功绘制出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提出中国大豆品种熟期组划分方法和品种生态区划。聚焦大豆产量提升,他累计主持参与育成30多个大豆新品种,育成的南农1138-2和南农493-1是我国南方地区遗传贡献最大的亲本材料。

“南农1138-2是我早期比较满意的品种,从我们手里出去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推广。当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在江汉平原试种,特意邀请我们去看。”盖老告诉记者,那是他从事大豆育种研究以来第一个喜悦的时刻。“看到科研的成果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我很高兴。”

近几年,随着大豆育种队伍的壮大和科研条件的提升,盖老团队选育的优良大豆品种越来越多。“南农47”在黄淮海南片创造了亩产337.34 公斤的高产水平,“南农66”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创造了亩产258.02 公斤的产量,突破国家大豆高产攻关目标……一个个以“南农”命名的豆种不断刷新纪录。

“600斤/亩,比过去的300斤/亩相比,翻了一番。”这时,他忆起了30多年前的时光:“1985年,我主持国家大豆攻关工作时列了一个标准:东北大豆超过650斤/亩、黄淮地区大豆超过600斤/亩、长江以南地区超过500斤/亩,这种才算高产。”

逐梦“大豆自由”,为全产业链贡献智慧

目前,我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约1.1亿吨左右,90%的大豆需进口。由于幅员辽阔,每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大豆品种不一,全国大豆平均亩产仍在130公斤上下徘徊,与美国、巴西等地相比差距明显。

如何补齐1亿吨的缺口?需要功夫,更需要时间。“我们一定要做到,哪怕花上10年!”为进提高大豆产量,盖老团队正积极探索“大豆南下”。2021年,团队携1356份大豆种质资源首次赴三亚进行大豆种质热带适应性鉴定和品种试种。通过遴选新近育成的大豆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4份大豆品种亩产超过500斤。同年12月,团队第二次试验的亩产同样高达500斤。2022年,团队又在三亚鉴定近1000份的种质资源。

除了大豆育种,盖老还关注大豆的土肥植保、农机农经,为农业生产提供从土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科技支持。他与其他专家共同提出的“大力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建议,被写入2022年中央1号文件并予以实施。“中国耕地面积有限,大豆产量又不可能一下子提高,我们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就想,能不能通过间种、套种的方式,把玉米的行距放宽,多种一些豆子。”

2022年,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1500万亩,不少地区实现“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令盖老十分欣慰。同时他也了解到,想要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仍需攻克一些难题。“接下来要从技术上进一步研究,品种第一,机器第二,用药第三。”要培育适合套种的大豆、玉米品种,制造出方便收获两种作物的机械,研发出能让玉米和大豆同时茁壮成长的农药。

从二十多岁的大学生,到年逾八旬的耄耋老人,盖院士从未停下科研的脚步。如今,他仍坚持每天早上8点来到办公室,每周安排两个多小时的授课。当被问及“为何不停歇”时,他笑了:“人有穷尽,事业没有穷尽,科学是永无止境的。我希望,豆子能长成鸡蛋一样大。”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苑青青/文

原文链接:

https://m.jschina.com.cn/v3/waparticles/01166a4745744b46bdaf900b32795c42/YyrUxMmyjXzY2WMZ/1&app=


编辑:裴古丽

阅读次数:175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