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新华日报】南繁育种,“科研候鸟”追着太阳跑

2023-03-03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张宣 杨频萍 叶真 孙广哲

□ 本报记者 张宣 杨频萍 叶真

实习生 孙广哲

2月底,国内部分地区尚在春寒料峭之时,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内,年前播种的葡萄正在剪枝,玉米陆续成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海南考察南繁科研育种工作,并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田间地头,在大小实验室,包括江苏育种专家在内的南繁工作者 “追着太阳跑”,为我省农业选育高端种子“芯片”,在新征程上不断勇攀农业科技高峰。

突破休眠,让葡萄就地推广

得天独厚的热带气候条件让海南三亚一带成为我国重要的南繁育种基地。2月21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坝头南繁基地一处大棚,围绕葡萄的“专家会诊”火热进行。

“南繁是指将葡萄、水稻、玉米等夏季作物的育种材料,在当地秋季收获后,冬季拿到我国南方亚热带或热带地区进行繁殖和选育的方法。这样一年可繁育2-3代,加速育种过程,缩短育种年限,且能鉴定育种材料的抗病性及对湿、光的反应等,提高竞争力。” 基地试验项目负责人、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陶建敏告诉记者,作为温带作物,葡萄在海南种植难度大,需要突破热带地区休眠、解除休眠技术,还面临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土壤盐渍化等不利因素。来自全国各农业科研单位的专家积极探讨、出谋划策。

“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模式让它们在海南‘安家’,全国消费者就能一年四季吃上国产新鲜葡萄。”陶建敏说。2021年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来,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亚研究院已引进18个研究团队全面开展工作。除了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就地推广,也成为该研究院的主要工作。

创新的种子结出硕果:去年,南京农大选育的“宁香粳9号”在三亚示范种植,测产产量达每亩587.5公斤,创造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在崖州区抱古村建设睡莲种质资源圃与新品种繁育基地,研发的睡莲永生花今年有望量产……

追“光”奔跑,玉米一年两熟

21日早上7点多,三亚江苏南繁中心林旺基地40多亩玉米地飒飒作响,翻起绿浪。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研究团队负责人陈艳萍穿梭于高大的玉米植株中,观察记录玉米的生长情况。

“这茬玉米在去年10月底到11月初播种,现在陆续开始成熟了。”陈艳萍介绍,玉米是喜温作物,在江苏一年只能种植1-2代,选育一个新品种需要至少8-10年。海南冬季平均气温在20℃以上,玉米一年能种植两茬,4-5年就能完成新品种的选育。

“你看,有的玉米刚授完粉,还有的玉米已经采收脱粒了。”陈艳萍说,玉米生长期间,团队成员会考察记录玉米的长势、抗病性等性状;而成熟后,这些玉米被送到晒场进行晾晒和考种。研究人员在江苏南繁中心的考种室量穗长、数穗行、称粒重,筛选出优异材料,然后送回省农科院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春季继续种植。

“这40多亩地一共汇聚了5000多份玉米材料,包括普通玉米、糯玉米及甜玉米等。”陈艳萍说,团队要从上千份材料中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材料,通过杂交选育玉米新品种。

江苏省农科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南繁育种工作,数十年间选育出了50多个优良品种:“苏玉一号”品种是省农科院在三亚选育出的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生产的玉米品种,“苏玉20”“苏玉29”等品种产量高、抗病性强、抗干旱,最新育成的“苏科玉076”区试平均亩产726.7公斤,在江苏的种植产量超600公斤/亩……

近年来,团队还选育了一系列鲜食玉米品种:适合加工用的小红花糯品种“苏科糯12”、花青素含量高的黑甜糯玉米“苏科糯1505”、白甜糯玉米“苏科糯1801”……这些品种鲜食玉米甜、糯、嫩、香。陈艳萍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鲜食玉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新成果也要不断涌现,“未来,我们将利用好南繁优势抓紧玉米新品种的选育,满足人们的美好生活需求!”

“南北迁徙”,水稻量质齐增

接受记者采访时,扬州大学农学院硕士研究生唐家琪正在海南省陵水县一处南繁育种基地50多亩的试验田中往返巡田,采集数据。去年11月底,在导师、该校水稻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刘巧泉教授的带领下,唐家琪携带6000余份水稻试验材料赴海南开启2023年南繁工作,他们共同组成扬州大学“南北迁徙”团队。

“我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每年11月飞去海南,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江苏。”扬州大学农学院的老教授汤述翥告诉记者。“原本一年只能种一季水稻,通过南繁,我们一年可以种上两季。”于恒秀是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的一员,下个月,她即将奔赴海南开展水稻取样、杂交、选种工作,直至4月底,带着上千份稻根和稻种飞回江苏,又马不停蹄地将这些试验材料种到田里,等到秋收后,她再将稻种带到海南进行新一轮水稻繁殖,为新一季播种下希望。这便是“南北迁徙”的工作内容。

目前,扬州大学南繁试验田中种植的水稻主要为收集的优异种质资源和稻米品质改良相关遗传材料,其中一些品系已通过分子设计的技术手段进行了品质性状的改良,无论是产量、外观还是口感,都更为优秀。

同样是“科研候鸟”的团队老师,许作鹏已经连续12年参加南繁试验。“团队采用分子育种的方法培育出携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异基因Wxmw的水稻新品种‘广陵优粳’,该品种具有外观品质优良、米饭食味可口、产量潜力较高、综合抗性较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目前已成功转让。”许作鹏说,“广陵优粳”自2019年起在江苏南通、苏州等多地进行试点种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预计2023年在江苏、安徽等省份推广面积3万-5万亩,并形成年推广30万亩潜力,促进经济效益增加3000万元以上。今年,团队将在“广陵优粳”基础上进一步导入产量、品质相关基因等,利用南繁的优势加代中间材料,争取早日培育出适宜不同地区种植的理想品种/系。

40多年来,扬州大学农学院在海南省陵水县、三亚藤桥镇试验田面积平均每年超过50亩,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材料,也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科研团队先后培育30多个水稻、玉米、小麦、大麦、油菜等优良品种,均在大面积生产上得到推广与应用,为江苏乃至全国粮食安全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者,把‘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刘巧泉说。

原文链接:

http://newspaper.xhby.net/?act=article&aid=1168542&layountIndex=11&date=20230301&siteID=2&id=1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1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