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光明网】陈利根:激活传统文化力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2023-02-16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宋雅娟 肖春芳

编者按: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也就是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科普中国智惠农民推出“专家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系列策划,邀请农业领域专家解读文件精神和内涵。本期节目邀请到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金善宝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陈利根解读有关“乡村建设”的话题。

激活传统文化力量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寄托着亿万农民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期盼。中央一号文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重点部署。以下为陈利根教授解读实录: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正当其时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等重大时代课题。这既是对乡村建设规律把握的认知飞跃,又体现我们党“三农”工作部署的一以贯之、渐次嬗变与驰而不息。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历史节点,“两不愁三保障”等问题基本解决,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在这个阶段,农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围绕亿万农民的生活福祉,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过去十年,我国持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公共服务实现提档升级。但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差距依然较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民生领域建设为重点,继续补齐生产、生活设施与服务短板,实现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在城乡间高效互通。

赋予传统乡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挖掘传统乡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智慧。促进传统乡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有利于赓续农耕文明,为乡村建设提供坚定昂扬的精神力量。

农村基本具备的现代生活条件,涵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等各方面。这与农民的衣、食、住、行等息息相关。

以县域为载体,统筹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要建立覆盖全面、运转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动农村基建往村贯通、往户延伸;加快补齐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数字化建设等方面的短板,重点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保障;继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发挥农民主体地位,构建长效管护机制,让整洁干净的卫生环境、各具乡韵的村容村貌成为村民幸福家园的底色。

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居于乡村五大振兴的首位,产业兴旺也是满足村民就地宜业的重要前提。

需要抓住农业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在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的同时,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拓宽乡村就业容量,通过利益联结实现联农带农;促进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打通“两山”转化渠道,探索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利用生态产品促进强村富民;促进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手段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培育新业态与新农人,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农村,留给农民,让乡村成为农民创新就业的沃土。

“和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价值体现,从建设时序来看,代表乡村建设已经处于形神兼备的新阶段。

一方面,要汲取传统文化中“和善向上、美美与共”的精神力量,创造和谐友善的乡土文化氛围,扭转不良风气,破除陈规陋习,规避道德风险。另一方面,要以“和”文化激活乡村治理的内生动力,持续完善党领导下的“三治”融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传统道德与乡规民俗引入到乡村治理实践中,实现乡村治理效能的提升。

审核专家:钟甫宁 (江苏省社科名家、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钟山学者特聘教授)

监制:战 钊

策划:宋雅娟

记者:宋雅娟 肖春芳

鸣谢: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原文链接:

https://share.gmw.cn/kepu/2023-02/16/content_36371102.htm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138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