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始三江,脉承金陵。心中装百姓,肩上担家国。
120年来,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将它的使命与担当,牢牢镶嵌在时代坐标与国家需求之上。
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办学史诗纵横两个甲子,以兴华夏农事、育天下英才为己任,无论在内忧外患、筚路拓荒的来时之路,还是在新中国成立,自力更生的创业之路;无论在改革开放,发愤图强的探索之路,还是在进入新时代,步履铿锵的奋进之路,每一步都见证了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上下求索,都彰显了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蓬勃力量。
■本报记者 李晨 通讯员 许天颖 屈勇
悠悠农业,人类之本。120年,只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却能演绎出一所大学的初生与壮大。
两个甲子,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农)作为中国农业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不忘使命与担当,就像校歌里唱的那样,“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祖国的强盛身当重任”,仁勤朴诚的南农人“心中装百姓、肩上担家国”。新时代,南农人细数精神传承,着力推动农业科技领域“迭代式”关键研究,继续勇探农业科技高峰。
强农报国 开创一流
百余年来,一代代南农科研工作者恪守着在强农报国的进程中开创一流的壮志。
百姓温饱、衣食所安。1934年,现代小麦科学主要奠基人、南京农学院首任院长金善宝选育出优良品种“中大2419”。这一品种在推广种植面积最大年份达7000多万亩,是中国小麦育种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36年,现代棉作科学主要奠基人冯泽芳在云南开远设立木棉试验场,从事研究、示范、推广工作。1942年,7万多亩木棉遍地花开。
先贤从历史深处投掷火把,照亮今人前进的方向。
2004年,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在江苏大面积暴发。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农教授万建民团队与相关单位合作攻关,建立了规模化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鉴定技术体系;选育系列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在南方粳稻区实现了快速应用,有效解决了我国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危害的难题,成果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温饱之后,如何能“吃得好”?该团队近年来致力于提升新品种大米的口感、品质以及功能性研究,选育的“宁香粳9号”香味浓郁、口感Q弹,在贵州、海南等地收获高产,是好吃、好看又好种的“金牌大米”。
86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农教授盖钧镒,心系种业振兴、大豆增产的国家战略。从种质创新、品种选育,再到种植模式的探寻,他几乎走遍了全国每一片生长大豆的土地。他带领团队收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3万余份,育成大豆新品种30余个,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部分地区推广5000多万亩,最高亩产337公斤。2021年,该团队在海南省三亚市进行大豆南繁育种,小区测产试验亩产超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斤的水平。
种豆得豆豆满仓,一生只为稻谷忙。一代代南农人穷经皓首,将人民的衣食铭刻心中,把智慧与汗水洒向希望的田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驱动现代农业的巨轮。
俯身大地 破解难题
农业科研成果研发时间长、过程艰辛。南农人在板凳一坐十年冷的坚守中,俯身大地,做国家大课题、破发展大难题、解社会大问题。
2021年11月,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的当天,南农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沈其荣正带领团队,在基地躬耕实验。这位被称为“魔法教授”的院士,手里挥动的“魔法棒”是团队开发的全元生物有机肥,能将农田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变成改善土壤肥力、调控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宝贝。这支“魔法棒”不仅让“老树发新芽”,还让老百姓尝到了久违的瓜果香。
从农田果园到花卉基地,农业科研只有真正立足大地、对接产业才能造福地方、拥抱市场。
2013年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世界上最大的菊花基因库就“藏”在南农。这一年,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南农菊花基地面向市民开放,多姿多彩的“南农菊花”迅速带火了乡村旅游、富裕了当地农民。这得益于团队近78年的种质收集与品种创新。南农湖熟菊花基地保存了5000多份菊花资源,其中400多个新品种都是由学校自主培育的。南农校长、菊花遗传与种质创新团队负责人陈发棣说,该团队已建立起菊花近缘种质抗蚜、耐寒等重要抗性评价体系,从收集的资源中鉴定出抗蚜种质19份、耐寒种质16份及其他抗性种质43份,首次发现了黄金艾蒿、细裂亚菊分别是菊花抗蚜、耐寒育种的最优种质。
如今,以一片菊园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的“南农菊花模式”正在全国推广,小小菊花不再囿于传统的第一产业,而是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拉动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菊。
南农副校长丁艳锋说,为更好地走向田间地头服务“三农”,该校先后形成了“科技大篷车”“百名教授兴百村”“双线共推”等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让农技推得开、服务跟得上,用最新科技成果为农民增收插上“金翅膀”,让农田丰收走起“技术流”,在躬耕大地的事业中扛起了强农兴农的时代担当。
勇探前沿 顶天立地
“立地”的成果离不开“顶天”的突破与探索。锚定一个方向钻下去、探准一个目标勇争先,这份科研中的创业精神,在南农的优秀科研团队中代代传承。
1994年,学成归国、投身“三农”的南农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曹卫星带领团队将现代高新科技与经典作物科学交叉融合,重点围绕作物生理生态、农情信息感知、农作系统模拟、农田精确作业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构建形成了智慧农作关键技术体系,为作物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支撑。一系列研究成果获得三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所带领的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
2006年,国际疫霉菌基因组测序完成,南农作物疫病团队负责人王源超意识到,可以从疫霉菌基因组入手,研究它用什么样的“武器”对植物发起攻击,然后寻找植物的应对策略。2017年,王源超团队聚焦作物疫病菌的核心致病因子,首次提出病菌致病的新机制“诱饵模式”,实现了生物互作领域的重大理论突破。随后他们又发现了植物的广谱抗病受体。2022年,他们首次发现了植物抗病受体的“双重免疫”功能,成为作物免疫领域的又一项重大理论突破。
2019年,南农教授周光宏团队用动物干细胞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该团队使用第六代猪肌肉干细胞,经过约20天培养得到重达5克的培养肉。该成果首次分离得到了高纯度的猪肌肉干细胞和牛肌肉干细胞,突破了培养肉研究难以获得高纯度单一细胞群的瓶颈;创立了猪和牛肌肉干细胞体外培养干性维持方法,初步解决了传代过程中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衰减的难题。周光宏介绍,细胞培养肉通过食品化处理可以形成与天然猪肉肉糜类似的质构、颜色等食用品质。
南农人加强社科管理体系建设,高水平社科成果丰硕。南农建立和完善了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多元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出台《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近10年纵向项目到位经费超4亿元;新增国家级科研机构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11个,其中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和重点培育智库各1个。10年来,南农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共15项,领跑全国同类院校。
南农坚持“四个面向”,科研足迹踏遍祖国的山川平原,科研成果在中华大地生根开花。10年来,南农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曲福田团队两次获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建设国家级科研平台12个;创办世界一流学术期刊;大力发展南农海南研究院,不断提升科技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能力。
11月19日,南农“一流大学建设与农业强国”院士座谈会举办。蔡道基、夏咸柱、赵振东、陈剑平、邹学校、胡培松、张佳宝、盖钧镒、沈其荣等9位院士莅临现场,唐华俊、李德发、姚斌等3位院士线上参会。与会院士对南农建校120周年表示祝贺,肯定了南农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希望南农传承优良传统、坚持自立自信、主动谋划创新,在新时代新征程切实担负起兴农强国的责任与使命。
回溯百廿征程、细数精神传承,在南农党委书记陈利根看来,南农人饱含强农报国的赤诚、坚持人民至上的胸怀、坚守艰苦奋斗的意志、秉持敢为人先的斗志,始终把服务国家战略、对接社会需求的成效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衡量标准。躬耕双甲子、启航新征程,南农人将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勇担使命、争创一流,把智慧与汗水洒向希望的田野,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驱动现代农业的巨轮。
原文链接:
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11/372116.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