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新华日报】(专版)扎根中国大地 书写高等农业教育新时代答卷

2022-11-18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赵烨烨 屈勇 董维春

肇始三江,光裕金陵。躬耕双甲,奋进一流。

一个多世纪以来,从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金陵大学农科,到中央大学农学院、金陵大学农学院,再到南京农学院、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校筚路蓝缕,乘风破浪,始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与国家和民族同发展共奋进,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时代命题,书写了“大学与大地”结合的壮阔史诗。

高举现代农业科学火炬

回望120年,南农人开启了中国最早的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和农科研究生教育,创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科学意义的农业与生物类系科组织,主创了中华农学会、中国植物学会等十个农业与生物类全国性学会,代表中国参与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筹备……一代代南农人高举现代农业科学火炬,秉持“农科教结合”办学思想,扎根中国大地,改造传统农业,助力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

“富国之道不外农工商三事,而农务尤为中国之根本”,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受西学东渐和洋务运动影响,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从清末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倡建的农务学堂里萌芽。

1902年,两江总督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农学博物科,有着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形态,标志着清末农务学堂教育向师范大学堂农科教育的重要提升。1914年,在裴义理(J. Bailie)倡议下,私立金陵大学创设农科,成为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另一源头,标志着中国大学四年制农业本科教育由此诞生,拉开了现代农业科学教育的序幕。

1914年6月10日,一批庚子赔款留美学生在康奈尔大学的一次“黄昏聚会”,提出“欲富强其国先制造其科学家是也”的科学救国理想,创办了近现代中国第一个最具影响的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以提倡科学,鼓吹实业,审定名词,传播知识为宗旨”。他们中的农业与生物学者邹秉文、秉志、过探先等,回国后聚集于南农三个办学溯源——私立金陵大学农科、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和江苏省立第一甲种农业学校,开始了现代农业科学教育的探索实践。这批从美国著名农学院毕业的早期现代农学者,实行新式教学方法,用中国农业的当前困难问题来做研究,使南京成为民国时期中国农业教育和科研的中心。

20世纪初的农业教育,缺乏高水平师资,偏重书本知识传授,不注重科学研究与实践,无法在改进中国农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全国“六大高师”中首创农业专修科,首任农科主任邹秉文借鉴了美国赠地农学院教学科研推广“三位一体”办学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农科教结合”的农科大学办学思想,为无力培养出能胜任“农校某种专门教员,或农场某种专门技师”的高等农业教育带来了“一剂良方”。

1915年,卜凯(John L. Buck)从康奈尔大学来到中国从事农业改良与推广工作。1921年,他在金陵大学创办了中国大学第一个农经系,并于1936年在中国率先开展农业经济研究生培养。他组织了中国近现代第一次全国性农户调查,从经济学视角记载了百年前中国的乡村图景,出版的《中国农家经济》成为研究中国农业经济问题的经典文献。跟随丈夫进行农户调查时所采集的素材,使赛珍珠(Pearl Buck)的灵感逐渐发酵,创作了中国农村题材的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使人类的同情心越过遥远的种族距离”,成为源于中国的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1938年)。

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整体引进了归国的中国科学社成员,被誉为“中国现代科学的大本营”和“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邹秉文、秉志、胡先骕等在国立东南大学农科创办了中国大学第一个生物系和第一个生物研究所。1936年,蔡元培认为,“中国当代的著名生物学家中,十有九个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这个生物所发生关系”。一大批农业科学人才从这里成长为农业科学与生物科学领域的“巨匠”,成为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科创始人和带头人。

作为中国近现代高等农业教育的先驱,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引领与示范了近代农务学堂教育模式向现代农业科学教育模式的重要转型,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如第一个生物系,第一个病虫害系,第一个园艺系,第一个农经系,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第一个植物生态学专门组,第一个南方植物标本室,第一个农业遗产研究机构,第一个农业推广实验区,第一本高等植物学、生物学、农业推广学教材,第一部《中国重要医学动物鉴定手册》,第一个化肥厂,第一支青霉素,等等。倡议设立的中央农业实验所和各省农业改进所,初步构建了中国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

“奠基南农、影响中国、走向世界”,中国农业科学的火炬在这里点燃、高举、传递,迸发出熊熊火焰。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穷二白。那个年代的中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是最响亮的号召。那个年代的南京农学院,因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应运而生。一批批南农师生时刻准备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走出校园、奔赴边疆、扛起担子、俯身耕耘,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为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埋头苦干。

“为祖国的农业建设事业而奋斗!”在校报创刊号《南京农林生活》上,首任院长金善宝发出了响亮的动员令。

建国伊始,从南农走出的一大批院士学者,投身艰苦的农业科教事业,把最美好的年华留给了大地田野,为中国人的“温”和“饱”奋斗终生,在各自领域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金善宝院士培育出的“南大2419”小麦品种,养活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冯泽芳院士对棉花育种和栽培带来了根本性的革新,让中国“花开天下暖”。樊庆笙教授经过近20年的努力,推翻了豆科绿肥紫云英不能过长江的定论,让紫云英跨过陇海线,挺进关中地区,成功实现“紫云英北移”。盛彤笙院士怀揣着“改变国民食物结构,强壮一个民族”的梦想,远牧昆仑,为西北畜牧兽医事业发展筑起安全屏障。任继周院士扎根西北草原,建立中国首个高山草原定位试验站,成为中国草原科学和农业伦理学的一代宗师。朱显谟院士在黄土高坡立下誓言“要把黄河水变清”,花了一辈子时间从事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科研工作。“羊院士”刘守仁“以身心许边疆”,一头扎进新疆绵羊育种与牧业工程研究。李继侗院士放弃北京大学工作,参与筹建内蒙古大学,奔赴苍茫的呼伦贝尔草原考察,为草原生态研究和保护利用作出重要贡献。秦仁昌院士深入中缅中越边界,投入橡胶林育苗和造林工作,在云南边陲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橡胶林场。黄宗道院士来到天涯海角,在海南岛从零起步,迎难而上,冲破国外专家“植胶禁区”说法,让产于赤道地区的三叶橡胶树覆盖北纬18度以北的华南大地,成功实现“橡胶北移”。

1957年,南京农学院农学系应届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写信给高教部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得到特批。以吕士恒为代表的7位毕业生,前往黑龙江农垦局垦荒建场,用青春与汗水、鲜血和生命,在黑土地上谱写了南农学子献身北大荒、建设大粮仓的动人乐章。1957年4月和1979年5月《中国青年报》两次头版报道了“北大荒七君子”事迹。1965年的60位农学毕业生中,21人响应国家“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的号召,赶赴新疆、西藏、黑龙江、内蒙古等地,贡献毕生。

2017年9月,南农学生原创话剧《北大荒七君子》首演,成为“知农爱农”情怀教育的活教材。2022年8月,校党委书记陈利根在黑土地上开讲“沉浸式”微党课,与北大荒农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守聪(南农校友)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续写南农师生争做新时代“垦荒人”的新篇章。

战天荒、建粮仓,从北大荒到云贵川,从黄海滨到昆仑山,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那个年代的南农人不畏艰难困苦,用“粮安天下”守护“国之安全”“民之温饱”。

书写强农兴农新答卷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创新成为时代的主题,南农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乘着改革的春风,南农与国家民族的崛起同频共振。走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迈向“世界一流”成为每位南农人的一致目标和共同愿景,校训“诚朴勤仁”的精神内核不断激励着南农人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执著追求,南农人在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道路上,矢志一流。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复校重建中获得新发展;1984年更名为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单科性农学院向多科性农业大学的结构转型;1996年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开启了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型;2011年提出世界一流 农业大学建设目标,在“学科一流”方面实现重点突破;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行列,2019年确立了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目标,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发展道路。如今,学校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跻身世界顶尖学科行列,10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一所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优势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农业大学正昂首阔步地迈向新的征程。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引发全体南农师生热烈反响。培养具有“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南农品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是南农人掷地有声的新答卷。

2019年是中国新农科建设开局之年,作为新农科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全国农林高校一起,用《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唱响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三部曲”。

一流大学的一流人才,不仅要有一流的学问,还要有刻苦的精神、创新的欲望、高尚的品格和仁爱的胸怀。“秾味思政课”被老师们搬出传统课堂,“秾味”通识核心课程体系“南农八门课”将农业元素融入通识课程体系,涵盖文学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等六大类,帮助学生形成广博的农业及相关学科知识跨度,培养科学精神、全球视野和知农爱农情怀。

2020年,学校金善宝书院首批185名新生开始了全新的学习生活。“高阶荣誉课程”“小班化教学”“跨学科学习”“金善宝大讲堂”“暑期小学期”等成为书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亮点。

探索科学前沿,领头乡村振兴,走向世界舞台……在“诚朴勤仁”精神的涵养下,一批批引领和推动时代的知农爱农“新农人”正在拔节生长。

“扎根基础研究,聚焦农业科技前沿‘无人区’;坚守粮食安全,聚焦农业‘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坚持做强种业‘芯片’,提升粮食生产科技‘含金量’,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校长陈发棣表示,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学校做“顶天立地”大科研的新时代探索。

盖钧镒院士团队用数十年搜集整理了3.5万份大豆种质资源,建成世界第二的种质资源库,在三亚南繁基地的试验田里,取得了亩产超500斤的新突破,他要让“中国人的碗里装的是自己的豆腐,盛的是自己的豆浆”;万建民院士团队的“超级稻”,不仅创下水稻单产世界纪录,还破解“水稻癌症”的病害难题;沈其荣院士团队的生物有机肥,让田野重现“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美景;陈发棣团队在全国各地建设了20多个菊花基地,一朵菊花、带动一片菊园、影响一方文化;曹卫星团队把脉智慧农业的未来,为推动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能方案;钟甫宁教授耕耘三尺讲台,带领学校农经传承发展、走在全国最前列;周光宏团队培养出中国第一块“人造肉”,为培养肉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如今的南农,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脱颖而出,一粒粒科技转化的种子生根发芽,一批批“南农造”正从“中国一流”走向“世界一流”。

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南农聚焦涉农高校“主战场”,立足江苏、侧重华东、辐射全国、服务社会,聚焦科技创新团队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深耕“三农”事业,推动共同富裕。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成效考核中,南农通过科技“联姻”、教育“扶智”,连续三次获评“好”等级。在定点帮扶的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至今流传着“一粒大米的蜕变、一朵金菊的旅行、一颗红蒜的重生、一颗蓝莓的联姻”的佳话;在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创建中,不断打造校地联动的动力引擎。

南农在践行“一带一路”建设中不断开启新的篇章,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新力量。创办GCHERA世界农业奖、合作创办国际学术期刊、获批建设密西根学院、建设全球首个农业特色孔子学院……南农利用学科优势和特色,为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和农业现代化提供“南农方案”;通过高校与企业的通力合作,助力“农业走出去”战略,帮助实现中国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本土化”。

如今,学校正式将“强农兴农”写入校歌,牢牢守护着农业这一国家命脉,致力于贫困、饥饿、健康、环境、生态等全球命题,为世界人民的共同福祉,推动世界农业科技进程,续写“大学与大地”的壮阔史诗。

“新征程新使命,学校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校党委书记陈利根表示。

百年雄伟执诚朴,九州丰兆勤仁铸。钟山学子秀,海角秉遗风!

原文链接:

http://xh.xhby.net/pc/layout/202211/18/node_8.html#content_1134052


编辑:田相洁

阅读次数:590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