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村里的消防报警器、水位监测器等设备产生的数据,实时接入“安全感知一张图”;无需走进蔬菜大棚,利用手机便可进行灌溉、通风、遮阳等操作;5G网络覆盖太湖,在湖心小岛的村民、游客也能获得高清直播、5G+VR等娱乐体验……不久前,省通信管理局、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公布“2022年江苏省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十大典型案例”。上述场景,就来自这些案例。
建设数字乡村,是信息通信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后,数字乡村迅速从政策文本中落地,在广袤农村生成一个个实践案例。数字乡村有哪些场景?为乡村安上数字翅膀,有哪些问题亟待重视?
在长江南京段进行5G信号测试
“信息高速公路”支撑多样应用场景
10个典型案例涉及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信息技术应用、乡村数字生态保护、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等4个方向。
“江河湖海5G覆盖优化”,是江苏移动去年1月开始实施的项目,计划今年完成全省11个有人岛屿,长江江面,太湖、洪泽湖等湖泊以及近海、中海海域的5G覆盖,满足航运、渔业、旅游业、工程、应急、行政执法等方面的通信需求。
有“华夏第一钢村”之称的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2021年启动“数字永联,智慧乡村”项目,在村里建设全国首张农村5G专网。依托5G专网,海量数据直接在村里的机房处理,更加安全快速,有效支撑数字化应用落地。
据省通信管理局介绍,目前我省5G网络已经实现乡级行政区全覆盖,农村地区实现光纤和4G网络全覆盖。这些基础设施,是在乡村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提供可能。
数字乡村建设,在乡村绘就哪些应用场景?张家港经开区的智慧农业平台包括智慧蔬菜、智慧农场、智慧渔场、智慧牧场等6个场景。以智慧蔬菜生产场景为例,在380亩的善港蔬菜基地,有9个连栋大棚和112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大棚中配备多类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风机和控制器等现代化设施。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智慧农业平台可以动态采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环境参数,通过视频监控随时掌握作物生长情况,对异常情况发出预警;通过参数设置精准控制施肥,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50%到70%;通过手机远程进行灌溉、通风、遮阳等操作,节省人力投入。
海安市曲塘镇刘圩村的村域治理指挥平台
不仅农业生产因“腾云驾物”而升级,乡村治理也告别“走街串巷”,拥有了智慧大脑。海安市曲塘镇刘圩村建设村域治理指挥平台,集成智慧党建、网格管理、民生诉求、平安乡村等功能。刘圩村党委书记卢星明说,村里有186家企业,常住人口1万多人。村民扫“刘圩在线”二维码向平台反映问题,平台可以实时推送给相应网格员,提高问题处置效率。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的数字乡村项目,也将乡村数字治理作为一个重要板块,在李巷村打造综合信息管理和智慧旅游平台,配建村级指挥中心、5G+VR直播及导览等智能设施。
常州市长江流域禁捕退捕信息化防控系统,则发力乡村生态保护。通过布设在江堤的11台云广播,工作人员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千里传音”,宣传政策法规,对偷捕行为发出警告。云广播与视频监控的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远程智能化监测,还有一个智能巡逻机器人机动作业,有效减少人工投入。
积极探索“草芽之上的数字化转型”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咨询专家、《江苏数字乡村发展报告(2021)》编制负责人陈慧说,数字乡村是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战略。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关于数字乡村的重磅文件,2020年10月公布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117个试点地区中,江苏有4个,为徐州市丰县、苏州张家港市、南京市浦口区、连云港市东海县。江苏省级层面以及南京、苏州等设区市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形成自上而下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浓郁氛围。当然,这场“草芽之上的数字化转型”中,基层积极探索也十分重要。
本月底,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智慧乡村平台”就要验收。平台由江苏联通、苏州乡村振兴研究院、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苏州高新区城乡发展局联合打造,于2021年8月上线试运行。苏州高新区城乡发展局局长陈晓梅告诉记者:“考虑到后期数据汇集、财政资金使用效果等因素,我们坚持‘点建面用’,在树山村做一个要素较为齐全的项目,试点成功后逐步在全区推广,这样既节约建设资金,也可以防止试点多样化造成新的数据孤岛。”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导览屏
该平台建设方用14个月进行论证、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后才开始建设。李辉作为联通公司安排的数字乡村辅导员,已经在树山村驻扎两年。数字乡村辅导员忙些啥?“我从收集数据开始驻村,告诉村委会工作人员需要收集哪些数据,帮他们收集、归纳、整理数据。数据收集完之后,技术人员再开发系统。我还给村委会工作人员做培训,教他们使用系统。”李辉介绍,“村民需要下载‘智慧乡村’App。村里老年人比较多,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下载,但希望每个家庭都下载一个。推广这个App,教村民安装、使用的方法,也是数字乡村辅导员的一项职责。有时候需要上门推广,村里网格员会跟我一起去。全村300多户,基本都装了。”
树山智慧乡村平台接入相关区级部门平台,实现数据共享,这个过程中区级甚至市级层面做了统筹协调工作。通安镇拟将树山平台的基础功能模块,如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涉农办事等,率先推广到非保留村庄去,以确保这些村庄在拆并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治理能力、服务质量。
张家港经开区智慧农业平台收集农村产业、农村土地、农业生产环境、农业政策法规、新型经营主体、物联网设备等多类数据。目前,已入库约35万条数据,帮助经开区摸清农业农村工作家底。“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品质与安全,促进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我们按照‘政府开放引导、社会企业参与、涉农主体共建共享’的原则,构建覆盖全经开区的智慧农业平台,促进农业生产从‘靠经验’走向‘靠数据’。”张家港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郭广益认为,“建设智慧农业平台确实投入较高,但我认为不能只算眼前的账,而是要算长远的大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免费使用平台,切实感受到智慧农业的魅力,从而转变观念,自觉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可以提升全区农业的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要“心中有数”,也要“目中有人”
数字经济是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如何通过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农村注入新动能,从流量中获取发展增量?
7月,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字乡村标准研究组成立,南京邮电大学数字乡村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李敢是研究组成员之一。李敢告诉记者,数字乡村建设的愿景、任务、内容、成效、功用和保障等逐渐清晰,一些数字乡村项目在自动化、信息化方面的水平已经比较高了,例如无人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乡村文旅、电商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但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使用的规范还没有确定,数字乡村建设标准还需完善。标准研究组主要负责数字乡村的基础共性、数据与平台、应用发展、建设运维等方面信息技术标准研究工作。
李敢提出,数字乡村建设既要“心中有数”,也要“目中有人”。所谓“目中有人”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数字乡村建设要面向乡村的主体,包括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二是要重视乡村主体的数字化素养,依据主体的职业、教育程度、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利益诉求等方面的差异,对乡村主体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数字化素养。在“目中有人”的前提下,数字乡村应该与“乡村本色”相结合,信息技术企业投身数字乡村建设时,最好与了解乡村、深耕乡村的机构紧密合作,深入发掘乡村特色、个性化需求,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方案。
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数字乡村研究院院长余德贵调研发现,数字乡村虽然多点开花,但还处于发展初期,一些建设项目存在两个较为明显的共性问题:一是忽视公众参与,更多立足于地方政府的服务体系建设,导致数字乡村项目基本成为一个为地方政府决策、调度服务的乡村电子政务平台,甚至就是一个接待外界参观的展示窗口,而不是村民、企业、农场等主体积极参与的生态系统;二是聚焦于解决当前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等方面的问题,缺少有一定前瞻性的建设目标和路径设计,使今后的发展受限。
余德贵提醒:“数字乡村项目,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资金投入比较大,后续可能出现维护经费不足问题。如果没有多方共同参与,项目是难以持续的。”陈慧也建议,尽快建立多元资金进入机制,充分发挥民间资本和各类社会资源在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力量,让市场广泛参与到数字乡村的建设中。
李敢还给数字乡村项目的应用提了个醒:“过去,村干部要和村民唠嗑拉家常,才能充分了解村民的想法。现在,有摄像头等设备把数据收集起来,并有专业公司协助处理数据的存储、加工、使用等,但我们不能因为技术便利而丢掉实地调研、深入群众的优良传统,说‘上云’的时候,不能忘记传统的‘下乡’。”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徐冠英 实习生 杨雨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原文链接:
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f651b9bf19c641a4a0956797f00b57c9/0/LlfPE2lhlWXuHq4u/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