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南海琼岛、在瑶乡深山、在江南沃土,南农青年们心系国家、锤炼本领,在奉献中挑重担、壮筋骨、显担当,以所学所研寄托大地山海,以青春之我担负时代之责。
顶天立地家国志,山海相迎融“大我”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杨兵就在现场,“太激动了!自己的科研工作能为国家的战略需求做出微小的贡献,是何等幸运!”
作为种子实验室与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培养的项目博士后,杨兵师从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彦征教授和凌婉婷教授,主要关注有毒有机物污染的环境过程,研究聚焦地膜在长期施用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成分之一的邻苯二甲酸酯类,也就是日常所说的“塑化剂”在土壤中的释放规律,从而评估可能导致的对农产品品质安全的影响。
“想做的太多了!”去年12月来到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杨兵感受到在这片 “南繁硅谷”,农业科研工作者不仅大有可为,而且能够将所学所研对接国家需求。
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亚研究院坐落于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3号楼,椰林婆娑之间,一栋栋新建立的教学科研大楼林立其中,这里目前入驻了12家高校科研单位,浓厚的协同创新氛围昭示着科研的蓬勃生机。据杨兵介绍,在这里,“创新论坛—博士后讲堂”定期举办,不同高校、科研院所的博士后以及导师们,可以密切交流目前最新的科研进展、动向以及研究方法。
位于1号楼的种子实验室,有着大型仪器公共服务中心,这里有国内顶级的农业科研仪器设备,全部可以线上预约,依照统筹共用、开放共享的原则,是青年科研人员梦寐以求的科研平台。
而在3号楼的南农大三亚研究院,将近400平米的现代化办公空间,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生们的科研自习,来自农学、植保、资环、园艺4个学院的研究生们在这里自由研讨、相互切磋,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科研灵感不断迸发。
在肩的使命,加上良好的科研“空气”,让杨兵干劲十足,他说:“之前都是埋首机理研究,很少从实验室走到田间地头。现在想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农业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合理、有效地利用地膜,在提升农产品产量的同时,保障我们的农产品品质安全。”
文化兴乡“闯新路” 造血铸魂显作为
春末夏初的贵州省麻江县河坝村的村委会,驻村第一书记、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职干部陈宏强正忙着为当地“绣娘”联系订单,他想在瑶乡优秀传统文化与新一季的城市时尚元素之间架起 “桥梁”。
2014年,陈宏强第一次来到麻江,当时他的身份还只是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是龙山镇龙山小学孩子们眼里有才、有趣的“大哥哥”。
8年后再次回到这里,他见证了脱贫攻坚给当地带来的巨大变化——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百姓生活水平、当地产业发展,这些都与8年前不可同日而语。当地百姓不仅在穿着打扮上 “亮堂”了不少,思想上也摆脱了”等、靠、要”,外出打工、投入产业的意识更强了。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陈宏强身上的担子重、要做的事也多。除了将学校的特色科技力量“嫁”到河坝村,他也谋划着如何让当地的文化名片走出深山。
“枫香染”是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宏强带着驻村工作队的干部一起,收集文化故事、联系文化公司、争取合作订单、协助注册公司、制作推广小程序......,为的就是将这一传统印染技术商品化,给当地“绣娘”带来实实在 在的收益。
“以前就是在家门口的一亩三分地上干活,如今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忙、农闲的时候就来当‘绣工’。”绣娘龙英算了一笔账,这样把农闲时间都利用上,一年能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陈宏强还充分利用学校与贵州当地资源,为“绣娘”们开展线上线下的普通话、日常安全教育,以及农耕农技知识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这个魂就是文化,国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政策措施落实好,给文化传承者们切实的培训机会、及时的资金支持、广阔的展示舞台,文化兴、乡村兴,才能民族兴。” 陈宏强说。
脚踩大地壮筋骨 乐山乐水乐其间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非仁非智,但在合作社一年多来的研究生活,潘老师敬业忘我的工作态度、李书记放下自己的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他们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的精神,让我决定沉下心、留下来。”说这话的是资环学院毕业生龙国刚,去年7月,在圆满完成了自己的研究生毕业设计后,他决定留下来,作为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芝山村南京石燕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一员,将所学所研投注当地的乡村振兴事业。
龙国刚的研究聚焦“生物质炭”,导师是和土壤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国际生物质炭协会董事、农业部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潘根兴,近年来这位擅长变废为宝的土壤教授坚持做的就是推广炭基肥料。
什么是炭基肥?龙国刚介绍,炭基肥料就是将秸秆炭化的生物质炭,与化肥元素通过孔隙作用,制成炭结构支撑的有机无机复合肥料,一方面提供植物养分,另一方面提供植物根际微区改善土壤结构,并通过炭基肥料中活性有机质促进根系生长,将“改土促生”落实到植物根的生长环境中。
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团队发现,生物质炭可以让土地变得越来越松软、农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还能减少化肥的排放。
龙国刚在芝山村见证了生物质炭给当地带来的变化。“刚来的时候,这里大片土地闲置、无人打理”,2019年,村支书李其军成立了股份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新型经济村集体模式,自己当法人、动员农户流转土地后,将土地重新“唤活”。李书记与潘教授“一拍即合”,决定在当地2000亩的稻田上试用“生物质炭”。
两年不到的时间,炭基肥的施用让贫瘠土壤焕发“新颜”,水稻平均增产8%-10%,化肥减排10%-15%,稻米中的蛋白质、硒、铁、锌的含量均有提升。龙国刚说,芝山出品的稻米卖出了好价钱、农户的积极性大大提升,村容村貌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变。试验过程中,潘根兴教授亲自搬炭、搬肥,比团队小伙儿干得都带劲儿,这股执拗劲儿深深打动了龙国刚,他决定留下来,将导师开创的“生物质炭”事业踏实实地在芝山落地。
虽然出身农村,但龙国刚并没有干过什么农活,如今在地里一干就是一整天。作为合作社里为数不多的农业研究生,龙国刚成了不折不扣的业务骨干,带着农户穿梭于芝山村的农田、果园和茶园,从日出忙到日落。
踏实勤奋的龙国刚并没有把自己的位子放得高高在上,反而是在实践中时常感到“本领恐慌”,农学、植保、园艺等交叉学科的知识都得靠在地里“现学”,虽然很辛苦,但他没有抱怨、只有实干。“乡村振兴不是一锤子买卖”,龙国刚说,“我目前最打紧的,就是像导师一样,把眼前的事扎扎实实地干好。”
原文链接:https://jnews.xhby.net/v3/waparticles/7fda002d5708436da67a57947ffc4b06/0/KHu2e3fjpms982ne/1&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