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的抽穗期,是杂交、孕育新品种的关键期,必须在几天之内,做好上千个水稻杂交组合配组工作,结束之后就是大批量的收种工作。”4月的海南椰林婆娑,一派迷人的南国风光。坐落于海南省陵水县的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所南繁基地里,该校农学院教授刘喜正和其他育种专家一起挥汗如雨地工作着,下一批良种将在他们手中诞生。
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考察调研时强调,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种源要做到自主可控,种业科技就要自立自强,这是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国栋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激动万分,倍受鼓舞。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强调我们要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要装中国粮,要有中国种。他鼓励我们要向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为中国种业振兴不断努力,要久久为功,把种业抓好。”
南农三亚研究院于2021年5月成立,致力于围绕国家种业创新和海南地方发展需求,依托南农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产业引领等方面优势,在海南培养高层次种业人才,组织引导学校科研团队到海南开展一系列育种创新工作。
在此之前,已有不少南农科研人员来到海南开启育种探索之旅,涌现出“突破植胶禁区,宝岛生根立业”的黄宗道院士,“挖掘大豆种质资源,率先倡导种业人才培养”的盖钧镒院士,“克隆水稻,引领分子育种”的万建民院士,“深耕‘土肥’,护航南繁育种”的沈其荣院士等一代代南农人。他们牢记国家赋予的使命,为实现粮食安全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在南农三亚研究院大豆选育基地,一批材料正在收获。三亚研究院事务主管姜爱良告诉记者,自2021年以来,由盖钧镒院士领衔的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的科研人员带去了2400份大豆材料到南繁进行育种试验,去年试验亩产超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5斤水平。
每年11月底,南京、苏州、徐州、连云港等地水稻收获后,南农团队30多名教师及100多名研究生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三亚,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再繁育一季水稻,到第二年4月底,这里收获的种子又将被带回江苏各地,准备5月的播种。“通过这样的方式,育种时间可以缩短一半。”刘喜介绍道。
标花取样、表型考察、拍照、收种……这是扬州大学农学院博士研究生成晓俊在海南省陵水县南繁试验基地的日常工作。4月10日,是他和另外十多名同学抵达南繁基地的第52天。当得知习近平总书记正在海南考察、了解种业创新情况时,成晓俊说,他们倍感荣耀,十分振奋。
多年来,扬大农学院作物学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主要农作物基因组学、作物分子细胞遗传学、作物新品种选育及作物数量遗传等遗传育种方面均取得丰硕成果。“十三五”以来,该院育成水稻新品种4个、大麦新品种9个、玉米新品种3个,不断为“攥紧中国种子”“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力量。
“每年11月飞去海南,第二年春天再飞回江苏,我们就像迁徙的候鸟一样。”在南繁试验基地,扬大农学院年近七旬的教授汤述翥头戴草帽、脚穿胶鞋,定神细视着眼前的稻穗,小心翼翼地收取水稻种子。他说:“虽然我去年已退休,但做了一辈子的育种研究,一天也不想离开农田。”
像汤述翥一样,一生致力于攻坚农业“芯片”的扬大科研人员还有很多,他们共同组成了扬大“南北迁徙”团队。40多年来,该团队在海南省陵水县、三亚市藤桥镇的试验田每年均超过50亩,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试验材料,也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年初,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西兴滩合作社农户谢义金十分惊喜,他种的22亩玉米地2021年收益是2020年的好几倍。“多亏了扬大专家团队送来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让我种玉米也能赚大钱。”老谢口中的鲜食玉米新品种,正是由扬大印志同教授团队培育的新型甜糯型玉米品种“扬甜糯104”。
“育种就是通过改良现有品种,让新品种产量更高、品质更好、抗性更强。”扬大农学院水稻遗传育种团队负责人刘巧泉说,高产和优质是水稻育种两个最重要的目标。20多年来,他锚定的科学方向就是上溯到水稻生产的产业链上端,综合运用现代遗传育种学和基因改良技术,不断改良稻米品系,从而实现水稻品质的提升,培育出更加好吃、好看和营养更高的水稻新品种。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工作者,把‘种业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刘巧泉的话语,道出了江苏高校农业科研人员的心声。
原文链接:
相关链接:【江苏教育报】(头版)攥紧种子“这件大事”,江苏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