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中国社会科学网】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2022-03-0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吴楠 王广禄 岳志颖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正式发布。文件排在前30位的高频词中,除了“农业”“农村”“乡村”“发展”等常规高频词外,还出现了“耕地”“产业”“帮扶”“粮食”“县域”等较务实的词汇。这体现了文件的针对性和实操性,以及国家对保障粮食安全和防止大规模返贫的高度重视,明确了具体的工作路线,即通过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高质量发展,通过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

为粮食安全提供农业技术保障

文件将“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放在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首要位置,凸显了粮食安全是当前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文件还提出了要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保障“菜篮子”产品供给。“由于耕地资源有限,要做到这些,除了继续强化耕地数量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和生产潜力,更要加大农业技术投入,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和食物安全保障水平。”江苏省农业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徐志刚表示,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的重要技术保障。为促进我国种业振兴,应进一步强化种企主导地位,做大做强国内种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增强国内种业创新能力。

谈到具体实现路径,徐志刚提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导地位,优化经费分配引导科企合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监管,营造种业做强优良环境;完善商业育种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引导种企并购重组,优化商业育种产业发展支持政策;促进种企“引进来”和“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优质资源、技术和市场。

在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方面,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易福金建议,应挖掘自给潜力。他认为,短期内,在自然条件与技术可行的基础上,扩大大豆和其他油料作物的产能是一个替代选项。长期来看,突破传统的种植模式,也将为相应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新技术研发推广提供新的契机。

产业融合提升农业附加值

产业振兴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从国内外实践来看,农业的附加值更多来自产前和产后环节,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产业的发展对拓展农业产业链长度与宽度、提高农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经济学会食物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耿献辉注意到,文件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放到农村发展的首要位置。他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精髓是农民增收,农民通过深度参与产业融合,分享留在农村的产业链利益,才会达到活化农村、富裕农民的根本目的。

耿献辉表示,流通体系不仅是产销平台,还成为引领生产与消费升级的巨大引擎。乡村产业发展,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必须重视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构建产地农产品处理中心、生鲜冷链物流中心、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和农产品新营销中心。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技术、资本、土地、管理、数据等现代资源要素的投入,特别是人才,已成为驱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耿献辉建议,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从政策扶持、金融贷款、税收优惠、创业基金等方面支持鼓励人才返乡,吸引更多具有现代化营销知识、管理经验的新农人投入乡村产业,用现代化要素改造、提升乡村产业的发展层级与动力能级,推动工商资本与当地特色产业进行融合,形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澎湃协同动力。

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文件提出,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系主任何军表示,这是文件的一大亮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避免无效投入造成浪费,还要通过乡村治理与乡村组织培育推进乡村建设。

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周力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的关键在于立足新发展阶段,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农情,提炼概括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特征,构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评价体系,提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任务,把握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度,弥补农业农村现代化短板。

农业与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成为关注热点。周力表示,农业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现代化则是农业现代化的依托和支撑。农业现代化的主体是新型经营主体;农村现代化的主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快于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本格局。未来,应牢牢找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耦合点,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要求”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机制。

原文链接:http://www.cssn.cn/zx/bwyc/202202/t20220228_5395769.shtml

编辑:田相洁

阅读次数:908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