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

【学习强国】育良种产好粮 端稳饭碗江苏底气满满

2021-10-16来源:南农新闻-NJAU NEWS作者:强慧娟 苑青青 徐春晖

仓廪实则天下安。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今年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

近年来,作为粮食生产、流通和消费大省,江苏省自主研发培育的优质粮种不断涌现,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20年,全省粮食产量达745.8亿斤;2021年,全省夏粮总产达276.15亿斤,同比增加1.39亿斤,江苏牢牢端稳8400多万人的饭碗。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五谷丰登。丰收丰产的背后离不开江苏农学专家们的智慧。他们执科技之笔,绘丰收图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

探索优质稻种,让人们吃得饱、吃得好

金秋十月,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的田野里一片金黄。在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试验基地附近的农服中心,5000多亩“宁香粳9号”籽粒饱满,丰收在望。

“宁香粳9号”是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建民院士团队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品种。

团队成员、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刘喜讲述,2011年,本着让人们吃得更有营养的初衷,团队开始培育水稻新品种。从选亲本杂交、分离群体、选单株,到小区测试、品种审定、推广,历经十年探索,终于培育成功“宁香粳9号”。

刘喜介绍,“宁香粳9号”具有米质优、食味佳、早熟、抗病虫、高产等特征,且肥料利用率高、后期灌浆快、抗倒性强。“我们的试验中,‘宁香粳9号’实收亩产超过650公斤,这是一个既能让人吃饱又能吃好、吃得有营养的优质品种。”

2020年12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活动上,“宁香粳9号”被评为优质粳稻金奖,位列榜首。2021年,“宁香粳9号”率先在江苏多个水稻产区推广,种植面积约10万亩。“不久,江苏人们就能尝到又软又香又好吃的本地产优质大米了。”刘喜欣慰地说。

此外,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遗传育种团队还选育出适宜糖尿病、肾脏病病人食用的低蛋白水稻品种,适宜高血压病人食用的富含GABA的水稻品种,为吃出健康提供更多可能。目前,万建民院士团队正在选育抗褐飞虱水稻新品种,力求水稻少打农药甚至不打农药。

安上肥料“调控器”,让生产更绿色、更安全

施肥不当或者施肥过多,都会对粮食作物和土壤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如何解决传统施肥方式中施肥次数多、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多年来,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水稻栽培团队一直在探索。

“虽然目前我国水稻种植的机械化水平比较高,但施肥环节所需人力较多,施肥量也很难把控,浪费钱不说,还会污染环境。”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授李刚华所在的研究团队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水稻施肥方式存在不小的问题。2012年,团队开始着手研究如何应对上述问题,探索一次性施肥技术。

5年摸索后,团队于2017年研发出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并开始在江苏各地进行对比试验。短短几年,试验点就从13个增加到22个,对比试验效果开始凸显。

“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的原理就是将‘缓释肥’和‘控释肥’按照一定比例科学混合组配,相当于给肥料包安上神奇的集成释放‘调控器’,可以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机插水稻生产节本增效。”李刚华介绍,该技术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肥料利用率,还能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使得养分供给更精准、适量、及时,增产又增效。

多点大田试验结果显示,水稻机插缓混一次施肥技术普遍可将氮肥利用率提高到50%以上,减少氮肥用量25%-30%,平均增产4.5%,在提升了稻米品质的同时,对土壤肥力无显著影响。

从2020年开始,该技术已连续两年被评为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

“操作简单,农民喜欢;节本增产,同行认可。”李刚华表示,除了长三角一带,该技术已经黑龙江、四川、云南等地陆续试点,未来将进一步辐射全国,并结合项目,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

“无人化”飞防,助推农业智慧化生产

小小的无人机在稻田上空“**翅膀”,细密的水雾随之均匀喷洒。这一幕在江苏盐城的大中农场水稻试验田里时常能看到。

“无人化”技术的运用是江苏农业机械化生产转向“无人化”栽培的具体实践。

“稻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全面提升稻麦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可以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种植成本。”扬州大学农学院张洪程院士表示,早在2017年,研究团队就确立了稻麦栽培“无人化”思路。

2019年,张洪程院士团队来到大中农场进行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的攻关与示范种植。4年努力过后,团队成功研发出稻麦绿色丰产“无人化”栽培技术。该技术通过配套无人机飞防高效植保技术、智能远程控制灌溉技术和智能精准无人化收获技术,帮助粮食生产实现由机械化向“无人化”的跨越。

试验结果显示,“无人化”栽培技术不仅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提高稻麦产量。

“每天每台无人机大概可以完成两百亩的水稻田病虫害飞防作业。”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建权介绍,在2019和2020年的攻关试验和示范中,小麦和水稻的平均亩产分别达到618.9公斤和720.5公斤。

2021年,“无人化”栽培技术入选2021年10项重大引领性技术。技术评议专家组认为,该研究解决未来粮食“怎么种、靠谁种”的技术问题,推动粮食生产由机械化向“无人化”跨越,为粮食生产简单化、低成本化、丰产化、高效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地位。

原文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704218896615712793&item_id=7704218896615712793&reedit_timestamp=1634385846000&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634387929522&showmenu=false&ref_read_id=undefined&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相关报道:http://news.jschina.com.cn/scroll/szyw/202110/t20211016_2873264.shtml




编辑:俞佳宁

阅读次数:1075

(0)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