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苑青青 喻婷 周永金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院士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巨星陨落,举国悲痛。
袁隆平院士 图源:新华社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一生永为“稻粱谋”,把对祖国的热忱结成饱满的稻穗,他是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国之大者。躬耕田畴第一线,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他是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
听闻袁老去世后,江苏农业学者于悲痛之中深情追忆袁隆平院士,向新江苏讲述这位科学家的卓著功勋。
袁隆平院士 图源:新华社
孜孜以求,不断探索,他用行动诠释科学家的使命
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的离去,让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天赢平台 |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物遗传育种学教授盖钧镒感到非常遗憾。“这是我们所有人的不幸,因为袁隆平院士是中国科学家的榜样,是他用行动告诉我们,科学家要为什么而奋斗。”
上世纪70年代,袁隆平带领全国科学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杂交水稻。“袁隆平开创了新的天地。”回忆起当时的氛围,盖钧镒记忆犹新,他说:“看到杂交水稻的成功,大家开始探索杂交棉花、杂交大豆、杂交油菜,我们都想让中国有限的耕地充分发挥潜力。”
今年3月,袁隆平院士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试验基地工作,在生命最后的时光,他最牵挂的依然是水稻。盖钧镒院士不禁感慨:“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粮食安全而不懈奋斗啊!”在盖老眼中,袁隆平是一位淡泊名利之人,“成名前后一个样”,他认为,袁隆平身上有种孜孜以求、不断探索的精神。有一年,两人交谈育种时,袁隆平满怀激情地说:“要在绿色革命的基础上,培育出更好的杂交水稻株型。”
盖钧镒院士(右一)
“我们的杂交水稻已经发展得很好了,但杂交大豆还在探索中。”此前,盖钧镒院士曾带领团队搜集整理大豆种质资源1.5万余份,建成世界第三大大豆种质资源库,绘制了中国大豆育成品种系谱图。他告诉新江苏,现在,最希望攻克杂交大豆在育种产业化上的技术难关,通过优质种质资源来提高中国大豆的自给率。
谦虚淡然,激励后辈,他一生朴素一生奉献
“1999年,我作为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情报所所长,在湖南省农科院和同行交流期间,曾有幸到袁隆平先生家中拜访。”江苏省侨联主席、党组书记周建农回忆起她和袁隆平的相识。那次拜访,袁隆平云淡风轻地讲述了自己是如何在海南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进而开始国内水稻杂交育种理论与实践之路。作为走上科研管理岗位没多久的青年科技者,周建农原以为和袁隆平这次交流珍贵到再无二次,没想到第二天,袁隆平竟然亲临会场听取了自己的工作报告。
袁隆平院士(左二)与周建农田间交流(右一)
“袁先生对水稻育种事业的执着,对年轻人的关心鼓励以及自我评价的谦虚淡然,都令我肃然起敬,心潮激荡。”时隔22年,周建农仍难忘自己工作初期遇见袁隆平的场景。
后来,周建农与袁隆平又有过两次深入交流。在多次接触中,袁隆平战略科学家的眼光和胸怀让周建农深有感触。“从起初以解决温饱问题为己任不断提升水稻产量,到后来担起国之大任守护粮食安全,在持续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袁先生实践了一名农业科学家的初心使命,用一生的朴素与执着为国家做奉献。”
热爱科研,更热爱生活,他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我们失去了一位杰出的农业科学家。”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赵亚夫对袁隆平院士的离去感到十分惋惜。
赵亚夫在田间
80岁的赵亚夫没有在实际生活中见过袁院士,但袁院士刻苦钻研的精神和热爱生活的情怀一直激励着他。“袁隆平院士不仅献身科研,还性格开朗乐观,会拉小提琴,还会打排球,这对科学家来讲是好事。”在他看来,只有在工作中有松有驰,才能保持良好状态,更好为人民服务。
最近,赵亚夫正奔走于各个村庄讲述“戴庄经验”,推广一款名为“越光”的有机水稻。面向中高端市场,种植这种水稻,农民一亩地净收益近2000元。“希望今年年底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能达到2000亩,2到3年后面积能增加到1万亩。”赵亚夫说,他想像袁院士一样,再干个10年,把想做的事做完,让高质量、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江苏落地生根,把更多更好的成绩写在更宽广的农村大地上。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记者 苑青青 喻婷 周永金
编辑: 陈凌天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原文链接:江苏农业专家追忆袁隆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国之大者” (jschina.com.cn)